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与性能分析

22 下载量 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3 收藏 586KB PDF 举报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由李广乾、蒋子璐等人撰写,探讨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7.0/Simulink构建了EPS的仿真模型,以分析系统参数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文章指出,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平衡转向轻便性和路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是现代汽车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通过电动机提供转向助力,减少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转向力。EPS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转向柱和扭矩传感器:转向柱连接驾驶员与车轮,扭矩传感器检测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力矩。 2. 助力电机:根据扭矩传感器的信号,电机提供相应的助力,帮助转动车轮。 3. 控制单元:接收并处理来自扭矩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如车速传感器)的信息,计算出电机应提供的助力大小。 4. 减速机构: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低速大扭矩,以便更有效地作用于转向系统。 EPS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扭矩传感器会检测到输入的力,控制单元根据这个力的大小和车辆状态(如速度)来决定电机应提供的助力。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向转向系统施加一个相反的力,从而减轻驾驶员的转向劳动强度。 本文中,作者基于MATLAB7.0/Simulink软件建立了EPS的仿真模型,这是一个常用的设计和分析工具,尤其在控制系统领域。通过仿真,作者分析了助力系统参数、电机性能以及PID控制器加入前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用于调整电机的输出,确保助力的精确和及时。 仿真结果显示,所建立的EPS模型能够有效地协调转向的轻便性与路感。转向轻便性是指驾驶员在低速行驶时,系统提供足够的助力使得转向轻松;而路感则是指驾驶员通过方向盘可以感知路面状况,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过度的助力可能削弱路感,而过少的助力则可能增加驾驶疲劳。 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仿真模型,设计人员可以预估不同参数设置对EPS性能的影响,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汽车的驾驶舒适度,也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因为电动助力转向比传统的液压助力系统更加节能。 关键词:车辆工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仿真 这篇论文属于首发论文,对于理解EPS系统的工作机制、控制策略及其优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从事车辆工程、特别是转向系统设计的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