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2.0中的复合状态:层次结构与行为建模

需积分: 49 1 下载量 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2.55MB PPT 举报
状态图在统一建模语言(UML)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的描述中。复合状态是UML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允许将复杂的状态结构分解为更易管理的层次结构。复合状态不仅包含自身的状态,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子状态,这种划分有助于清晰地展现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状态转换。 UML2.0是该领域的标准化版本,它起源于1994年Booch和Rumbaugh的合并研究,随后经过多人合作,于1996年正式命名并发布。UML的核心目标是整合多种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消除不同建模方法之间的分歧,提供一个统一的建模语言,使得软件开发过程更为便捷。 在UML2.0的演进中,OMG于1997年将其采纳为官方标准,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UML2.0的重要特点包括:底层结构(如基础设施)、上层结构(如行为建模)、对象约束语言(OCL)和图形交换标准。此外,它特别强调了对模型驱动架构(MDA)的支持,通过自动化将UML模型转化为实际代码,从而提高效率。 UML的突出优点在于它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描绘需求模型、设计模型和实现模型,不受特定实现语言或方法学的限制,适用于多种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同时,UML独立于开发过程,适应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促进了团队间的沟通和协作。 在UML2.0的上层结构中,涵盖了各种模型的语法和用途,例如状态图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表示系统的行为和状态变化。复合状态的使用使得状态图更具层次性和可读性,对于理解和管理复杂系统的行为至关重要。因此,学习和掌握复合状态在UML中的运用,对于软件工程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