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感表达识别:视听与自发情绪分析的最新进展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收藏 3.95MB PDF 举报
"这篇综述文章探讨了视听和自发表达的情绪识别技术,主要关注自动分析人类情感行为的研究进展。文章作者包括Zhihong Zeng、Maja Pantic、Glenn I. Roisman和Thomas S. Huang,他们都是在相关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 在现代社会,情绪识别已经成为AI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文章指出,当前的方法往往侧重于处理故意展示和夸大情绪的表情,但这些表现方式与实际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情感表达在视觉、听觉和时间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能够处理自然情感行为的算法变得至关重要。 文章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类情感感知的理论基础,包括基本情绪模型和复杂情感状态的理解。接着,作者深入探讨了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理解和解析人类情感行为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包括面部表情分析、语音特征提取、头部运动和身体姿势的识别等。 在视听融合方面,文章强调了结合音频和视频信息的重要性,因为这两种模式通常能提供更全面的情感线索。例如,语音的音调、语速和节奏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情绪状态,而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则提供了额外的非言语信息。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语言和副语言融合,这是指将言语内容与语气、语调等副语言特征相结合,以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性。 对于多模态融合,作者指出,通过整合面部表情、头部运动和身体姿态等多种视觉线索,可以进一步增强情绪识别的性能。这种融合策略可以克服单一模态识别的局限性,提高系统对复杂情感场景的适应能力。 在研究的实践层面,文章讨论了数据收集和可用性的问题,这是训练和评估情感识别算法的关键。这包括如何获取真实世界情境下的自然情感表达数据,以及如何确保数据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避免模型的过拟合和泛化能力不足。 最后,作者总结了推动人类情感感知技术面临的科学和工程挑战,如如何设计有效的特征表示,如何处理跨文化和个体差异,以及如何在实时系统中实现高效的情绪识别算法。这些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旨在构建更智能、更贴近人类情感理解的AI系统。 这篇综述文章全面介绍了视听和自发表达的情绪识别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了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的多个层面,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021-02-2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