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学习者知识建构:策略与效果探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302KB PDF 举报
"基于翻转课堂的学习者知识建构策略与效果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翻转课堂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策略,并分析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翻转课堂是一种教育模式,它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讲解或其他材料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时间则主要用于深入讨论、问题解决和协作学习。 1.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视角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它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将课堂时间用于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这种模式关注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建构知识。 2. 关于知识建构的相关研究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的过程,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构建个人的理解和意义。在翻转课堂中,知识建构体现在学生对课前学习材料的解读、理解和整合,以及在课堂活动中与同伴的讨论和教师的反馈中进一步深化理解。 3.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效,尤其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它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教师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度的了解和指导。 4. 关于知识建构过程模型研究 知识建构过程通常包括获取、转化、整合和反思四个阶段。在翻转课堂中,这些阶段体现在课前自学、课堂讨论和课后反思的整个学习循环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在每个阶段中有效建构知识。 5. 知识建构策略 - 宏观层面:包括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新设计,创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支持知识建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 中观层面:依据PST理论(Pedagogical Subject Knowledge),强调教学法选择、社会交互分析和技术支持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 微观层面:课前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及课堂上的知识建构过程策略,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6.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发展是时代的需要,翻转课堂作为其中一种形式,有助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 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和知识建构带来了教育的变革,推动了个性化和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强化了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层面的策略设计,促进了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对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