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操作系统中的地址转换:从逻辑到物理地址

0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47KB DOC 举报
"《计算机操作系统》辅导之二(地址转换)文档主要讲解了操作系统中地址转换的概念和在不同存储管理方式下的实现,如分区管理、分页管理、分段管理和段页式管理,并通过实例详细解析了地址转换的过程。"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地址转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机制,它确保了程序的逻辑地址能够在内存的物理空间中正确寻址。这个过程由操作系统自动完成,使得用户可以专注于编程,而无需关注底层硬件细节。地址转换的核心是将进程的虚拟地址(逻辑地址)映射到实际内存的物理地址,从而实现了虚拟内存的概念。 分页管理是地址转换的常见方法,它将内存分割成固定大小的页,同时将程序的地址空间也划分为同样大小的页。在例1中,逻辑地址由3位页号和10位页内地址组成,总共有8个页面(2^3个),每个页面包含1024个字节(2^10个字节)。物理地址由5位块号和10位块内地址组成,内存中有32个物理块(2^5个)。因此,逻辑地址需要13位,物理地址需要15位来表示。 地址转换的具体步骤通常涉及页表,页表中存储了页号和对应的物理块号。例如,在例2中,页表给出了作业的页号和对应的物理块号。对于给定的逻辑地址,首先根据页号在页表中查找对应的块号,然后将逻辑地址的页内地址与块号组合成物理地址。地址转换公式为:物理地址 = 块号 * 页面大小 + 页内地址。对于逻辑地址1011,2148,4000,5012,可以通过查表和计算得到对应的物理地址。 除了分页管理,还有其他存储管理方式,比如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管理,适用于内存资源有限的情况。分段管理则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如函数或模块)进行内存分配,而段页式管理则是分页和分段的结合,提供了更好的地址映射灵活性。 地址转换是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关键技术,它使得程序可以在不连续的物理内存空间中运行,同时也支持内存保护和动态内存分配等高级功能。通过对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调度内存资源,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