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与维护管理:依据GB/T8566标准实践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30
收藏 569KB PDF 举报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是一个关键的领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软件工程中。本标准(GB/T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旨在规范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其在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阶段具备足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标准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开发者在各个阶段选择合适的管理要素,制定和执行软件可靠性大纲(Software Reliability Program)和软件可维护性大纲(Software Maintainability Program),这两个文档是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靠性大纲通常包含了为了达到预定的可靠性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策略,如具体的工作内容、所需资源、实施方法、时间表和项目组织框架。它强调了对软件失效的预防、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FRACAS)系统,这是一个闭环控制机制,用于追踪软件故障,识别问题根源并实施改正行动,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可维护性大纲则关注软件的易于理解、修改和更新的能力,它同样涵盖了工作的详细计划、资源分配、技术手段和管理流程,确保软件在后续维护过程中能够高效、低成本地进行升级和优化。
遵循本标准,软件开发者需要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等阶段)中注重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管理,以确保软件产品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而且能够在长期内稳定运行,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同时,标准也参考了GB/T11457-2006《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和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和定义,便于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遵循这个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提升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降低风险,加快项目进度,实现长期的商业成功。因此,理解和实施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成为了现代软件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2-05-25 上传
263 浏览量
2022-05-25 上传
2021-09-27 上传
2022-03-0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