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详解:邻域决定分类归属

需积分: 15 14 下载量 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1.29MB PPTX 举报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主要用于多媒体信息处理领域,尤其在模式识别、图像分类和推荐系统中广泛应用。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较新数据点与训练数据集中所有点的距离,根据与之最近的K个邻居的类别归属,对新数据进行分类。 KNN算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1. 定义:当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于新来的未分类数据点,首先在训练集中找出与之距离最近的K个数据点,这些点被称为“邻居”。 2. 分类决策:通过统计邻居中各个类别的数量,根据多数表决原则(如果K为奇数,多数类别决定归属;如果K为偶数,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将新数据点分类到大多数邻居所属的类别。 实例说明: 如图所示,当K=3时,若绿色圆点的三个邻居中有两个红色三角形和一个蓝色正方形,根据多数规则,新点会被归类为红色三角形;而当K=5时,若更多是蓝色正方形,则分类为蓝色。 K近邻模型: K近邻法实质上是对特征空间的一种划分,它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 距离度量:常用的有欧几里得距离(p=2)和曼哈顿距离(p=1),它们都满足非负、自身为零、对称性和三角不等式等特性。 - k值选择:k值的选择会影响预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较小的k值使预测更依赖于邻域内的信息,精度高但可能过拟合;较大的k值则稳健但可能欠拟合。 - 分类决策规则:常见的规则是多数投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平滑度考虑,可能会采用加权平均或其他策略。 K近邻算法是一种简单直观且无需训练的机器学习方法,它的核心在于距离计算和邻居的选取,适用于那些特征维度较高、结构复杂的问题。然而,由于对数据存储的需求较大(需要保存整个训练集),对于大规模数据集,KNN的效率可能较低。尽管如此,KNN仍因其易于理解和实现,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实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