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驱动的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选址偏好模型构建
需积分: 7 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51KB PDF 举报
"该文是关于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选址偏好的研究,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聚落分布与海拔、坡度、水系、地貌、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并构建了史前聚落选址偏好等级模型,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区。"
在史前时期,人类聚落的选址通常受到多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篇论文以环嵩山地区为例,深入研究了这些因素如何塑造史前聚落的分布模式。首先,研究者从1452处史前聚落中随机抽取了60%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这是为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出整个区域的聚落选址特征。
接着,研究者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这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揭示不同地理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考察了六个关键的地理环境因子:海拔高度、坡度、水系、地貌、土壤和气候。这些因子对聚落选址至关重要,例如,海拔高度可能影响到气候条件,坡度则关乎土地的可用性和稳定性,而水系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水源的提供有着直接影响。
论文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这是为了量化每个因素在聚落选址决策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异系数可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帮助确定哪些因素在聚落分布上具有更大的差异性或一致性。
在确定了各因子权重后,研究者引入了空间加权叠加法来构建史前聚落选址偏好等级模型。这种方法考虑了地理位置间的相互影响,使得模型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一个地点是否适宜建立聚落。最终,根据模型结果,环嵩山地区被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聚落选址偏好区,这反映了不同区域在史前时期对人类居住的吸引力。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剩余40%的聚落数据被用来对比模型预测和实际分布,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这意味着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环嵩山地区未被发现的史前聚落可能的位置,对于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这篇论文揭示了史前人类如何根据自然环境因素选择居住地,提供了对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模式的深入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类似区域的聚落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持。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上的适应策略,以及自然环境如何塑造了早期社会的发展轨迹。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24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9-12-31 上传
2021-08-07 上传
2021-05-31 上传
120 浏览量
2021-08-19 上传
2021-08-19 上传

weixin_38749895
- 粉丝: 7

最新资源
- 5A版智能工厂精益解决方案深度解析
- 快速掌握Ext框架的中文学习指南
- 在线装修报价计算器:乐家装企营销系统提取版
- PHPdesign8: 功能强大的PHP语法高亮编辑器
- PHP程序逻辑解析:Kaesesucht网站交互流程
- C++模板元编程深度剖析:工具、技巧与实践
- 制作初代宠物小精灵图鉴的完整HTML项目
- VB程序打包工具:打造个性安装包的简易汉化方案
- iOS开发全面面试题库,涵盖C、OC及非技术要点
- DBC2000数据库简体中文版的安装与配置教程
- 在Windows 2003上部署Oracle 10g RAC的步骤指南
- 实用的PS文件阅读器GSViewv4.3注册版介绍
- Wildau硕士论文:数据驱动的图书馆预算支持系统开发
- 掌握象棋残局:电子书教程助你技高一筹
- 全面解析:Esper技术栈所需所有Jar包
- 多功能网页视频播放插件集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