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双机参数采集系统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13 下载量 1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2 收藏 2KB TXT 举报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PC端源代码" 这篇资源是关于大连海事大学的一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双机参数采集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其中上位机主要负责向下的指令发送以及对从下位机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下位机则根据上位机的命令来采集工作现场的各种开关量和模拟量参数,并通过特定的通信方式将这些数据传送给上位机。此外,上位机还会根据处理结果向下位机发送控制命令,从而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 在给出的部分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 内存段定义:代码使用了8086汇编语言,定义了几个内存段,包括代码段(code segment)、数据段(data segment)和堆栈段(stack segment)。这符合8086处理器对于内存管理的基本方式,每个段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2. 初始化8250 UART:8250是一种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在这里用于串行通信。代码中的指令用于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例如设置波特率为9600bps。 3. 状态检查与数据接收:程序通过读取8250的状态寄存器(3fdh端口)来判断是否可以接收数据。当没有错误发生且准备好接收时,才会进行实际的数据接收操作。 4. 键盘输入处理:代码中有部分用于处理键盘输入的逻辑,如获取按键码并判断是否为ESC键,如果是则退出程序。键盘输入通常通过中断服务程序进行处理,这里使用了INT 21h的0bh功能号来获取键盘扫描码。 5. 串行数据发送:在接收到键盘输入后,将按键值转换为ASCII码并通过8250发送出去。这通过向8250的发送缓冲区(3f8h端口)写入数据来实现。 6. 数据处理:虽然示例代码中没有详细展示数据处理的步骤,但在实际的参数采集系统中,这部分通常涉及数据的解析、计算、存储和可能的显示等。 这个课程设计项目旨在让学生掌握微机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如处理器的内存管理和I/O操作,以及串行通信协议的实现。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微机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编程和硬件交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