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二维数组初始化方法详解及历史演变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7.98MB PPT 举报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起源于1970年代,尤其在B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B语言由美国贝尔实验室设计,主要用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尽管它精炼且接近硬件,但缺乏数据类型管理。1973年,D.M. Ritchie在此基础上改进,创造了C语言,用于重写UNIX系统,使之更加完善。C语言因其简洁性和强大的实用性,尤其是通过1975年UNIX第6版的发布,逐渐受到全球关注。 1977年的《可移植C语言编译程序》进一步推动了C语言的普及,使其能够适应多种计算机平台。1978年,Kernighan和Ritchie合著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成为C语言的经典教材,奠定了标准C的基础。随着技术进步,C语言历经多次标准化,如ANSI C(1983年)、87ANSI C(1987年)和最终的ISO标准(1990年及后续修订)。这些标准的发布确保了C语言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尽管存在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它们在功能和语法上可能有所差异,但本书的讲解主要基于ANSI C。学习者在使用C语言时,应熟悉所依赖的特定编译器的特性,这有助于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的可移植性。 二维数组初始化是C语言的重要概念,提供了多种方法。第一种是逐行分配,如`int a[3][4]={{1,2,3,4},{5,6,7,8},{9,10,11,12}};`,这样明确地定义了每个元素的初始值。另一种方法是将所有数据合并到一个花括号内,按数组的自然顺序赋值,如`int a[3][4]={1,2,3,4,5,6,7,8,9,10,11,12};`。这种形式适合一次性初始化大量元素,但可能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来确保元素正确对应。 掌握这些历史背景和初始化方法对于理解和高效编写C语言代码至关重要,无论是基础编程还是进阶应用,都需要对语言的演变和最佳实践有深入的理解。在实际编程中,理解二维数组的引用(Section 7.2.3)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涉及到数组元素的访问和操作,是程序中数据处理的核心部分。
2024-12-2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