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堆栈保护与栈溢出攻击防范

10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1 收藏 117KB PDF 举报
"Linux操作系统为了防止基本栈溢出攻击,采用了多种保护机制,包括内存地址随机化、可执行程序的屏蔽保护、gcc编译器的gs验证码机制和ld链接器的堆栈段不可执行机制。这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使得攻击者难以通过栈溢出漏洞执行恶意代码。然而,为了进行安全研究或测试,有时需要关闭这些保护机制。以下是对这些机制的详细说明和关闭方法。 1. 内存地址随机化(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 ASLR) ASLR是一种随机化内存布局的技术,它使程序的各个部分(如堆、栈和动态库)在内存中的位置不可预测,增加攻击者猜测关键地址的难度。在Ubuntu等系统中,可以使用`sysctl -w kernel.randomize_va_space=0`命令关闭ASLR。 2. 可执行程序的屏蔽保护 某些系统(如Fedora)默认启用此保护,禁止栈上的代码执行,以防止溢出攻击。若需禁用,可使用`sysctl -w kernel.exec-shield=0`。然而,Ubuntu系统默认未启用这一保护。 3. gcc编译器的gs验证码机制 这是gcc的一个安全特性,它在栈帧末尾设置一个验证码,写入栈时会检查其完整性。如果验证码被破坏,程序将检测到溢出。关闭此机制的命令是在编译时添加`-fno-stack-protector`选项。 4. ld链接器的堆栈段不可执行机制 ld链接器可以将栈段标记为不可执行,阻止栈溢出导致的代码执行。要检查堆栈段的执行权限,可以使用`readelf -lW $BIN | grep GNU_STACK`(针对ELF库)或`scanelf -e $BIN`(针对.o文件)。如果需要禁用此保护,需要在编译时调整链接器设置,但通常不推荐这样做,因为这会降低系统的安全性。 了解并掌握这些机制有助于理解Linux系统如何对抗栈溢出攻击,并在必要时进行安全测试。然而,关闭这些保护措施可能会使系统暴露于安全风险,因此在实际环境中应谨慎操作。在实验或学习过程中,应尽快恢复这些保护机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