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1 下载量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KB TXT 举报
"C语言冒泡排序代码"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过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就如同水中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水面一样。 在提供的C语言代码中,冒泡排序的实现主要包含两个函数:`bubble_sort` 和 `main`。 `bubble_sort` 函数是冒泡排序的核心部分,它接收一个整数类型的数组 `arr` 和数组的大小 `n` 作为参数。函数内部有两个嵌套的 `for` 循环。外层循环变量 `i` 控制排序的轮数,因为在每一轮结束后,最大的元素都会被放到正确的位置(即数组末尾),所以每一轮都可以减少一轮比较的次数。内层循环变量 `j` 遍历数组中的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如果 `arr[j]` 大于 `arr[j+1]`,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把较大的元素向后移动。 `main` 函数是程序的入口点,它首先定义了一个整数数组 `arr` 并初始化了一些数值,然后计算数组的大小 `n`,通过 `sizeof(arr)` 除以 `sizeof(arr[0])` 来得到数组元素的数量。接着,`main` 函数调用 `bubble_sort` 对数组进行排序,最后使用 `printf` 函数输出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C语言的冒泡排序代码具有以下特点: 1. 使用了两个嵌套的 `for` 循环,有效地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 2. 在 `bubble_sort` 函数中,通过条件语句判断并执行元素交换,确保了升序排列。 3. 在 `main` 函数中,通过计算数组大小的方法,避免了硬编码数组长度,增加了代码的可复用性。 4. 最后输出排序结果,方便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这种简单的冒泡排序虽然效率不高(时间复杂度为O(n^2)),但在小型数据集或者教学示例中,它提供了很好的理解基础,是学习排序算法的入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