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概述

0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9 收藏 1MB PPTX 举报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共25张PPT)精选.pptx"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史、分类、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硬件和软件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是一种由电子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具备高速自动化处理数据、执行计算、分析和逻辑判断的能力。冯·诺依曼是现代数字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思想的奠基人,他的理念影响了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这一时期,计算机体积庞大,运行速度相对较慢,但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端。 2.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计算机的体积和能耗显著降低,速度得到提升。 3. 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紧凑,功能更加强大。 4. 第四代(1971—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应运而生。 计算机可以根据处理对象和性能规模进行分类: - 按处理对象:模拟计算机处理模拟信号,数字计算机处理数字信号,混合计算机则同时处理两者。 - 按性能及规模:巨型化代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微型化催生了个人电脑;网络化则指计算机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形成庞大的信息网络。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包括: - 主机:内部包含CPU(中央处理器)、内存(如ROM和RAM)、主板等核心部件。 - 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和U盘。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和工具软件(如杀毒软件、电脑工具)。 计算机硬件中的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ROM在断电后仍能保存信息,如MROM、PROM、EPROM和EEPROM等类型;RAM则在断电后信息丢失,常见的有SRAM(静态RAM)和DRAM(动态RAM)。 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运算器负责执行计算操作,控制器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内存存储数据和指令,输入设备提供数据,输出设备呈现结果。计算单位通常以字节(B)为基础,如KB(千字节)、MB(兆字节)等,这些都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衡量单位。 以上是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概述,涵盖了从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到其核心组件的运作机制,对于理解和学习计算机科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