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GHz室外微蜂窝毫米波信道深度建模与环境影响分析

6 下载量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1 收藏 2.75M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26 GHz室外微蜂窝毫米波信道测量与建模的重要课题。在高频率微蜂窝场景下,毫米波技术的应用日益显著,因此对毫米波信道特性有详尽的理解至关重要。作者首先基于2017年8月在《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研究,利用实地测量数据,针对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大尺度参数(如均方根角度扩展)进行了建模。 研究者提出了优化的分簇方法,这是一种将信道分割成多个具有相似特性的小区域的技术,有助于简化复杂的信道模型并提高计算效率。此外,他们还探讨了莱斯因子计算方法,这是衡量多径衰落效应的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和预测毫米波信道性能十分关键。 论文比较了参数化和非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差异。参数化建模依赖于预定义的函数形式,通常假设信道特性具有特定数学表达,而非参数化方法则更加灵活,不预先设定特定的模型结构。结果显示,非参数化方法对路径损耗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大尺度参数,特别是与环境因素如建筑物玻璃窗和树木相关的参数,影响更为显著。 环境因素在毫米波信道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建筑物的阻挡和反射、树木的散射等,这些都会影响路径损耗和大尺度参数的分布。研究发现,相比于6 GHz以下频段,26 GHz毫米波频段的簇数目较少,这意味着在设计微蜂窝网络时可能需要考虑更简单的信道模型。 该研究为26 GHz室外微蜂窝毫米波链路的仿真和系统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模型参考。这对于5G和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者来说,是理解和优化毫米波通信性能,提升网络覆盖和容量的关键依据。通过这项工作,研究人员揭示了毫米波信道的独特特性,并为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