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3.10内核内存管理详解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44 109 下载量 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2 4 收藏 1.92MB PDF 举报
"《Linux内存管理》是一本深入解析Linux内核3.10版本内存管理机制的专业书籍,由葛世超撰写。全书共五章,详细介绍了内存的启动初始化、物理内存管理模型、内存初始化流程、物理内存管理以及进程虚拟内存的管理。书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内存布局、CPU架构、Node、Zone、page结构、伙伴系统、slab分配器以及进程地址空间的管理。" 在Linux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子系统,它涉及到物理页的管理、大块内存分配(伙伴系统)、小块内存分配(slab分配器如slab、slub、slob)、非连续内存分配(vmalloc)以及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在3.10内核中,内存管理的复杂性与CPU架构和存储模型紧密相关。 在Linux启动过程中,物理内存的布局在x86系统下的实模式中就已经通过调用BIOS中断获取。在arch/x86/boot/main.c中的main函数调用detect_memory()函数,该函数使用e820中断(0xe820)来探测内存布局。检测到的内存信息被存储在一系列的e820entry结构中,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内存初始化至关重要。 内存初始化阶段,Linux内核会进行分页设置、setup_arch函数调用、per-CPU area的初始化、节点(node)和区域(zone)的配置,以及启用内核内存分配器。分页机制是Linux内存管理的基础,它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以便高效管理和分配。setup_arch函数负责根据特定体系结构的特性进行初始化工作。 物理内存管理主要依赖于伙伴系统和slab分配器。伙伴系统用于分配大块内存,通过将空闲页面链接成二叉树结构,确保快速找到相邻的空闲页面以满足不同大小的内存请求。而slab分配器则是为了高效地管理小块内存,通过预先缓存已分配和初始化的对象,减少内存碎片并提高分配效率。 进程虚拟内存管理包括对进程地址空间的理解、文件和虚拟内存的交互,以及虚拟内存区的操作。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这使得进程间的数据隔离得以实现。虚拟内存区操作如创建和删除地址区间,是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的,这些调用允许进程动态地控制其可用的内存资源。 《Linux内存管理》详细阐述了Linux内核3.10版本中的内存管理技术,对于理解Linux内存子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进行系统优化和调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能够深入理解Linux如何有效地管理物理和虚拟内存,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