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线激光雷达点云下的车辆目标识别算法优化
需积分: 0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1
收藏 560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车载32线激光雷达点云的车辆目标识别算法",由作者孔栋、王晓原、刘亚奇等人提出,发表于2018年2月的《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研究背景是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结构化道路上如何精确识别周围360°范围内的车辆目标,这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算法的核心步骤如下:
1. 数据预处理:首先,通过车载三维激光雷达(3D laser radar)获取道路环境中的车辆目标点云数据。由于雷达采用周期分层扫描方式,点云数据的特点是扫描到路面上的点通常靠近坐标系原点。为了提高识别效率,算法先识别出结构化道路的边界,这样可以消除道路边缘两侧障碍物对识别的干扰,并减少处理的数据量。
2. 点云数据聚类:接着,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道路区域内的点云数据进行分组。K-means是一种常见的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计算每个点与中心点的距离将其分配到最近的簇。作者对原始算法进行了优化,可能是考虑到了雷达点云数据的特定分布和扫描特性,以提高聚类的精度。
3. 特征提取与识别:对于每个聚类目标,提取内部特征点,并计算这些特征点构成的向量角度或模的长度作为识别特征。这种特征选择有助于区分车辆与其他可能的目标,如行人、其他车辆或者道路元素。
4. 实验验证:通过实际实验,该算法展示了显著的效果,成功抑制了道路边缘障碍物的干扰,能在结构化道路环境中准确地识别车辆目标。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证实,这得益于其对数据处理和特征选择的精细设计。
关键词包括:交通安全、激光雷达、改进K-means聚类、车辆目标识别。文章的研究成果受到多个基金项目的支持,例如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针对车载32线激光雷达数据的车辆目标识别算法,旨在解决自动驾驶中遇到的复杂环境识别问题,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2022-08-03 上传
基于五次多项式的智能车横向避撞模型:预测控制下的最小转向距离规划与路径跟踪控制,智能车基于五次多项式的智能车横向避幢模型,首先根据工况计算出预碰撞时间,进而计算出最小转向距离,通过MPC预测控制算法来
339 浏览量
2025-01-24 上传
2025-01-24 上传
2025-01-24 上传
2025-01-24 上传
莉雯Liwen
- 粉丝: 30
最新资源
- Vue.js基本语法及其特性与扩展插件解析
- 黑白风格企业PPT模板下载
- 起亚概念车电脑主题XP版:科技与美学的融合
- 智能设备远程管理新体验:永红爱控软件v1.0.0515.11.21
- 自制恩智浦智能车带按键OLED显示屏编程教程
- ADS_Calculator: 掌握后缀表达式计算
- NISO2021大会:深入探讨JavaScript技术发展
- Java语言压缩包子文件管理与使用教程
- 掌握音乐同步魔法:TomorrowMusic让生活更有旋律
- 儿童钢琴兴趣班PPT模板免费下载
- 绿豆蛙xp主题:可爱桌面主题的完美呈现
- C++项目开发:POSGSOFT第一个项目分析
- Teorex.Inpaint 8.1:便捷的Windows去水印软件
- 猪拉丁翻译器:掌握Pig Latin语言转换技巧
- UI开发必备:MCU字体字库制作软件介绍
- simple-log-analyzer:打造高效Log4J日志解析到数据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