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遍历图的C语言实现与临界表构造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4KB TXT 举报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设计。首先,我们看到定义了一些关键的数据类型,如`edgenode`用于表示图中的边,包含连接顶点的索引和指向下一个边的指针;`vexnode`代表图中的顶点,包括顶点信息和链接到其他顶点的边列表;`Graph`结构体定义了图的基本属性,如邻接表(`adjlist`)、顶点数量`n`、边的数量`e`。 核心部分是` CreatAdjList`函数,它用于创建一个邻接表表示的图。该函数首先从用户输入获取图的顶点数和边数,然后通过循环读取每个顶点的信息并将其添加到`vexnode`数组中。接下来,用户会输入每条边的起点和终点,这些边会被动态分配内存并插入到对应的起点顶点的`link`指针所指向的链表中。 `DisplayAdjList`函数未在提供的部分内容中给出,但可以推测它应该是用来显示或遍历图的邻接列表,以便于检查图的构建是否正确。 深度优先遍历(Depth-First Search, DFS)是图遍历的一种策略,主要用于寻找图中的路径、连通性等。在这个实现中,深度遍历可能会作为后续的一部分来完成,可能涉及到递归或者栈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在DFS中,通常会使用一个访问标记数组`visited`来跟踪哪些顶点已经被访问过,以防止重复访问。 深度遍历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步骤: 1. 选择一个起始顶点(通常是未访问过的)。 2. 访问该顶点,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 3. 遍历与当前顶点相连的所有未访问的顶点。 4. 对于每个新访问的顶点,重复步骤2和3,直到所有可达的顶点都被访问。 5. 当没有更多可访问的未访问顶点时,回溯到上一个节点,并继续处理其未访问的邻居。 在实现时,可以使用一个队列或栈来辅助存储待访问的顶点,这取决于使用的遍历顺序(广度优先遍历通常使用队列,而深度优先遍历则更常用栈)。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对给定的图进行深度遍历,深入了解图的结构和连通性。 这个文档涉及的数据结构主要是邻接表,以及与之相关的顶点和边的表示,重点在于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来探索图。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和代码实现,程序员可以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复杂的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