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光技术在空间深度检测与三维重建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17 66 下载量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9 5 收藏 12.79MB PDF 举报
"这篇学位论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结构光的3D空间深度检测与三维重建技术,详细阐述了相关的软硬件原理和算法。作者为王骁,指导教师为张爱军,研究方向为结构光测量,论文关键词涉及编码结构光、M阵列、图像处理、统计算法、深度图和数据结构。" 在现代计算机视觉领域,基于结构光的3D成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获取物体的精确三维信息。该技术利用投影器将特定的光模式(如条纹或点阵)投射到物体表面,然后通过摄像头捕获这些模式在物体表面的变形,从而计算出物体的深度信息。论文中可能详细介绍了结构光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的编码方式、图像传感器的使用以及光栅图案的设计。 编码结构光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它通过改变投射的光图案(例如相位编码或灰度编码)来获取更多的深度信息。论文可能详细讨论了如何设计和优化这些编码模式,以提高深度检测的精度和速度。 M阵列通常指的是在投影和接收端使用的特殊光学元件,它们有助于形成和解析结构光图案。这部分内容可能涉及阵列的构造、光学特性以及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 图像处理和统计算法是实现深度图生成的关键步骤。论文可能深入分析了图像预处理(如去噪、校正)以及后期处理(如匹配、三角测量)中的算法选择和实现,这些都是从二维图像中恢复三维信息的核心环节。 深度图是三维重建的基础,它包含了每个像素对应的深度值。论文可能探讨了不同的数据结构(如栅格或多边形网格)来存储和操作深度信息,并讨论了如何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以实现快速重建。 此外,论文还可能涵盖了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如环境光照变化、动态物体的捕捉以及实时性能的优化。论文的评阅人来自不同学术背景,包括机械电子、CAD/CAE/CAM、机械制造等领域,这表明论文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还可能涉及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场景。 这篇论文为理解结构光3D成像技术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包括理论基础、硬件实现、软件算法以及实际应用,对于从事相关研究或开发的人员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