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激光通信:MRC分集接收优化性能与仿真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1
收藏 7.25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水下通信环境中,特别是长距离水下激光通信面临的挑战,即信号强度由于海水的吸收和散射而显著衰减,导致信噪比(SNR)降低和误码率(BER)上升,限制了通信的最远距离。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将最大比合并(MRC)分集接收技术引入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策略。
MRC是一种空间分集接收技术,其核心是根据各个接收路径的信噪比来动态调整加权系数,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相比之下,等增益合并(EGC)则是简单地平均所有接收路径的信号,没有考虑到信噪比差异。文章深入分析了在考虑水体吸收和散射影响的情况下,MRC相较于EGC对水下激光通信接收器性能的优化作用。通过推导MRC的加权系数分配方法,研究者揭示了接收支路数量与系统BER性能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文章利用了蒙特卡罗仿真技术,模拟了在IB型水质条件下,波长为532nm的绿光在100米深水中的六路分集接收器中,MRC相对于EGC的性能提升。结果显示,MRC能够在满足相同误码率要求时,显著增加水下激光通信的最远传输距离;而在相同的传输距离下,MRC能有效降低误码率,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仿真还进一步考察了在Jerlov IB和II类水质下,两种分集合并技术的BER随通信距离变化的情况,进一步证实了MRC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优势。这项研究为解决水下长距离激光通信的性能瓶颈,实现工程化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因此,最大比合并分集接收技术对于提升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19-01-31 上传
2021-02-06 上传
2021-09-03 上传
2021-03-20 上传
2021-08-14 上传
2022-07-13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666230
- 粉丝: 6
- 资源: 961
最新资源
- 基于Python和Opencv的车牌识别系统实现
- 我的代码小部件库:统计、MySQL操作与树结构功能
- React初学者入门指南:快速构建并部署你的第一个应用
- Oddish:夜潜CSGO皮肤,智能爬虫技术解析
- 利用REST HaProxy实现haproxy.cfg配置的HTTP接口化
- LeetCode用例构造实践:CMake和GoogleTest的应用
- 快速搭建vulhub靶场:简化docker-compose与vulhub-master下载
- 天秤座术语表:glossariolibras项目安装与使用指南
- 从Vercel到Firebase的全栈Amazon克隆项目指南
- ANU PK大楼Studio 1的3D声效和Ambisonic技术体验
- C#实现的鼠标事件功能演示
- 掌握DP-10:LeetCode超级掉蛋与爆破气球
- C与SDL开发的游戏如何编译至WebAssembly平台
- CastorDOC开源应用程序:文档管理功能与Alfresco集成
- LeetCode用例构造与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与设计模式
- 通过travis-nightly-builder实现自动化API与Rake任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