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溴氨酸废水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21KB PDF 举报
"ME-BAF组合工艺处理溴氨酸废水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针对溴氨酸废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微电解(microelectrolysis, ME)-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组合工艺。这项研究在2010年由樊丽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着重于废水处理技术和环境科学。 溴氨酸废水是染料工业中一种典型的难处理废水,具有高色度、高化学需氧量(CODcr)、高含盐量和低生化需氧量(BOD5)与CODcr比例的特点。这种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蒽醌衍生物,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强,生物降解性低,因此处理难度大。 微电解工艺在这项研究中扮演了预处理的角色,通过铁碳微电解反应,可以有效分解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提升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能显著脱色。研究表明,当进水CODcr浓度小于1000mg/L,ME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设定为11.6小时,BAF单元的HRT设定为26.1小时时,整体系统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5.3%,CODcr去除率可达77.3%。这意味着ME-BAF组合工艺在处理溴氨酸废水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 BAF作为后续处理步骤,进一步去除由ME过程未能完全降解的CODcr。BAF通过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尤其在系统承受水力负荷冲击时,其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了验证。为了增强BAF的处理能力,研究者接种了专门降解溴氨酸的菌株FL,增强了对色度和溴氨酸的去除效果。 传统活性污泥法在处理这类废水时效果不佳,而ME-BAF组合工艺因其工艺简洁、操作便利、运行成本低和良好的脱色性能,成为解决高浓度有机废水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该工艺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提升处理效率上表现出显著优势。 此外,文中还提及了先前的研究通常使用人工模拟废水(溴氨酸水溶液)进行实验,而这种方法可能未能全面反映实际工业废水的复杂性。因此,ME-BAF组合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还有待在更广泛的工业废水处理场景中验证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