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熵优化的高维数据投影聚类算法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03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自适应熵的投影聚类算法',发表于2014年的《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期刊,作者是吴涛和陈黎飞。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并在CNKI网络优先出版。文章探讨了如何解决高维数据聚类的挑战,尤其是针对传统聚类方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在高维数据处理领域,"维度效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导致了许多传统的聚类算法在执行效率和准确性上的降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投影聚类方法应运而生,特别是软子空间聚类技术,这些方法在理解和解析高维数据集的结构方面显示出了潜力。然而,现有的投影子空间聚类算法通常依赖于用户预先设定的一些关键参数,如簇的数量或子空间的维度,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限制算法的性能。 吴涛和陈黎飞提出的自适应熵的投影聚类算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他们定义了一个新的优化目标函数,该函数在保持簇内数据点紧凑性的同时,优化每个簇所对应的子空间。通过数学建模和推导,他们开发了一种动态计算特征权重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数据集自身的信息进行调整。由此,他们设计了一种基于k-均值的投影聚类算法,这个算法能够在聚类过程中自动适应数据特性,无需用户预设参数,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论文中提到的自适应熵算法流程可能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数据集的特征和新提出的特征权重计算方法来确定合适的子空间;接着,应用改进的k-均值算法在这些子空间中进行聚类;最后,通过迭代优化过程,不断调整子空间和聚类中心,直至达到最优的聚类效果。 该研究对于理解和改善高维数据聚类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减少了对用户输入的依赖,还提升了算法在处理复杂高维数据时的聚类质量。这种自适应的方法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大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对于优化高维数据处理的算法设计具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