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异地多活架构:保障业务处理与容灾能力

0 下载量 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1.58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蚂蚁金服的异地多活与容灾策略,该策略旨在应对容量需求和降低技术风险。异地多活架构是通过在不同地域部署多个IDC单元,封装核心应用链条,实现业务的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与传统的两地三中心方案相比,异地多活在容量伸缩、成本效率和日常运行可用性上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异地延迟和有状态数据管理的挑战。蚂蚁金服采用LDC(Logical Data Center)架构,包括用户单元(R)、数据单元(C)和全局单元(G),以解决这些挑战并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流量控制。" 异地多活是一种金融级的分布式架构,它将业务系统的关键组件分散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以提供更高级别的容错能力和业务连续性。在蚂蚁金服的实践中,异地多活架构是应对容量需求和容灾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每个IDC单元中封装核心应用,系统可以灵活地在不同地域扩展,确保在未来几年内能够应对业务峰值。同时,这种架构还降低了由于单一地点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风险。 异地多活与传统的两地三中心方案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异地多活允许容量在不同地域伸缩,避免了城市级别的容量瓶颈。其次,由于日常运行中所有的IDC单元都在发挥作用,成本效益更高。然而,异地多活也存在挑战,比如远距离通信可能导致的延迟问题,这可能影响用户体验。此外,如何有效地分区和管理有状态数据,以便在不同IDC单元之间进行流量调拨,是另一个关键难题。 蚂蚁金服通过引入LDC架构来应对这些挑战。LDC架构中的用户单元按照用户维度进行水平拆分,确保流量均衡;数据单元则将数据全量复制到各个城市,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而全局单元则用于部署非核心应用,以减少对异地同步的依赖。通过流量控制层,可以智能地调度流量,例如对于无用户ID的流量,先路由到随机用户单元,再由业务应用进行鉴权处理,而对于有用户ID的流量,可以在起点直接路由到对应单元,优化访问效率。 异地多活和LDC架构是蚂蚁金服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它们成功地解决了大规模金融业务的容量、容灾和性能问题,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