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的距离定义与路由器作用
需积分: 19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2.48MB PPT 举报
本资料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的“距离”定义以及因特网的发展和组成,强调了路由器在其中的重要角色。
在计算机网络中,“距离”的定义是衡量一个网络节点(如主机或路由器)到另一个节点的可达性指标。对于路由器而言,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而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则是通过的路由器数量加1。在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协议中,这个距离被称为“跳数”,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增加1。这里的“距离”实际上指的是计算出来的最短路径,即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网络路径。
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ARPANET向互联网的转变,1983年TCP/IP协议成为标准,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第二阶段,互联网发展成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ISP的出现使得更多用户能够接入网络。第三阶段,ISP结构进一步成熟,形成复杂的层次结构,包括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在内的传统三网开始融合。
因特网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构成,是用户直接交互和资源分享的地方。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路由器组成,它们负责提供连通性和数据交换服务。
网络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客户-服务器方式(C/S)和对等方式(P2P)。在C/S模式下,服务器提供服务,客户端请求服务;而在P2P模式中,所有参与者既是服务请求方也是服务提供方。
路由器在网络核心部分扮演着关键角色,执行分组交换任务,将收到的数据分组转发到目的地。分组交换相比电路交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但会引入额外的时延和开销。分组交换适合处理突发性的数据传输,而电路交换则更适合实时数据传输。
在不同的网络类别中,可以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交换机制(如报文交换、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以及其它特性进行区分。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理解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运作的基础。
2011-06-18 上传
2010-08-14 上传
2022-12-13 上传
2023-09-21 上传
2022-12-22 上传
2022-08-08 上传
2022-01-05 上传
2009-03-01 上传
2022-10-19 上传
Pa1nk1LLeR
- 粉丝: 65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Fisher Iris Setosa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及可视化- Matlab实现
- 深入理解JavaScript类与面向对象编程
- Argspect-0.0.1版本Python包发布与使用说明
- OpenNetAdmin v09.07.15 PHP项目源码下载
- 掌握Node.js: 构建高性能Web服务器与应用程序
- Matlab矢量绘图工具:polarG函数使用详解
- 实现Vue.js中PDF文件的签名显示功能
- 开源项目PSPSolver:资源约束调度问题求解器库
- 探索vwru系统:大众的虚拟现实招聘平台
- 深入理解cJSON:案例与源文件解析
- 多边形扩展算法在MATLAB中的应用与实现
- 用React类组件创建迷你待办事项列表指南
- Python库setuptools-58.5.3助力高效开发
- fmfiles工具:在MATLAB中查找丢失文件并列出错误
- 老枪二级域名系统PHP源码简易版发布
- 探索DOSGUI开源库:C/C++图形界面开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