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坐标系与椭球体:从54年北京到2000国家坐标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1.26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使用的椭球体和大地坐标系,以及地球空间模型的描述,涵盖了地图投影、地理空间坐标系建立、地图分幅等相关概念。 在地理空间研究中,地球通常被抽象为椭球体模型,以更好地描述其几何形状。其中,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IAG75椭球体和WGS84椭球体是我国常用的三种椭球体。这些椭球体具有不同的参数,如长半径(赤道半径)a、短半径(极半径)b、扁率ε、第一偏心率e2和第二偏心率e2,它们用于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包括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西安原点)、WGS84坐标系和2000国家坐标系。这些坐标系都是基于特定的椭球体建立的,用于定位地球表面的点。例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使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而WGS84坐标系广泛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 高程系则涉及海拔高度的测量,我国常见的有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是与大地坐标系相辅相成的,用于确定地面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 地理空间坐标系的建立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它包括球面坐标系统,即经纬度坐标和高程坐标,这是基于地球椭球体模型的三维坐标系统。另外,平面坐标系统,如笛卡儿坐标系统,通过将球面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使得在二维平面上表示和处理地理信息变得更加简便。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信息转化为二维平面的关键技术。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如墨卡托投影、UTM投影等,会根据具体需求和应用领域选择。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与所选用的大地坐标系密切相关,每种投影都有其适用范围和误差特点。 地图的分幅和编号是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地图划分为多个部分,并给予唯一的编号,这在大比例尺地图制作和更新中尤为重要。 总结来说,地球空间模型描述了地球的数学化表示,地理空间坐标系则提供了定位地球表面点的系统,地图投影解决了将三维地球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的问题,而地图分幅则优化了地图的存储和使用。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GIS、导航、测绘等领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