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片选控制与接口解析

需积分: 13 1 下载量 1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3.6MB PPT 举报
"微机原理中的片选控制方法和半导体存储器的相关知识" 在微机原理中,片选控制是连接CPU与外部设备,特别是存储器的重要手段。本讲主要探讨了三种实现片选控制的方法,并对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结构、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 首先,全地址译码是一种常用的片选控制方法。在这种方法中,CPU的所有地址线都被用来参与地址译码,确保每一个物理内存单元都有其唯一的地址。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所有地址线的使用使得存储器芯片中的每个单元都能够被精确地寻址。 半导体存储器在微机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根据制造工艺,它们可以分为双极型和MOS型。双极型存储器速度较快但功耗大、集成度低,而MOS型则以其低功耗、高集成度和相对较低的价格受到青睐。按照工作方式,半导体存储器又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如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提供快速访问,其中SRAM速度快但功耗大,常用于高速缓存,而DRAM速度较慢但容量大,适合用作主存储器。ROM则在断电后仍能保留数据,包括掩膜ROM、PROM、EPROM和EEPROM,这些类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着各自的特性和用途。 存储器的结构通常包含地址寄存器、译码驱动电路、读/写电路和存储元。地址寄存器用于存储CPU提供的地址,译码驱动电路将地址译码为选通信号,选择要访问的特定存储单元。读/写电路负责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存储元则构成了存储器的最小存储单位,形成一个二维矩阵。 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存储容量和存取时间。存储容量是指存储芯片能容纳的二进制位总数,由存储单元的数量和每个单元的字长决定。例如,6116SRAM芯片有2K个存储单元,每个单元8位,总容量为16K位或2KB。存取时间则是指从存储芯片中读取或写入一个数据单元所需的时间,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速度。例如,2164DRAM芯片的存取时间为64K位,构成64KB主存需8片。 微机原理中的片选控制和半导体存储器的理解对于深入掌握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它们是构建高效、稳定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存储系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