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微米缩微工艺嵌入式闪存耐久性研究与优化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4 收藏 1.74MB DOC 举报
"013umshrink工艺的嵌入式闪存的耐久性特性研究0918.doc" 在闪存技术领域,0.13微米(um)缩小工艺的嵌入式闪存(Embedded Flash Memory)是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工艺的进步使得存储密度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关于耐久性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耐久性是衡量闪存芯片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设备在多次写入、擦除操作后仍能保持数据完整性的能力。 0.13um-shrink工艺的嵌入式闪存因其独特的物理结构,如三栅分栅(Triple Split-Gate)设计,其工作模式与传统闪存有所不同。在这样的微缩工艺下,器件的耐久性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荷陷阱、隧道氧化层的稳定性以及电子隧穿效应等。其中,电子隧穿效应在多晶硅到多晶硅之间的F-N(Fowler-Nordheim)擦除过程中尤为显著,它会导致隧穿氧化层中的束缚电子增多,进而加速器件的性能退化。 论文通过直流电压应力(DC Stress)和紫外线(UV)照射的实验手段,深入研究了闪存器件的耐久性退化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多晶硅到多晶硅的F-N电子隧穿擦除操作是导致三栅分栅闪存器件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隧穿氧化物中的束缚电子增加,这些电子会形成电荷陷阱,影响存储单元的稳定性和读写性能。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论文重点探讨了耐久性优化策略。一方面,提出了过擦除(Over-Erase)方法,通过适当的过度擦除来减少残留电荷,从而减缓器件老化。另一方面,动态调节擦除电压(Dynamic Erase Voltage Adjustment)策略被提出,根据闪存器件的实际状态实时调整擦除电压,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有效地提高器件的耐久特性。 此外,论文还关注了陷阱束缚电荷(Trap-assisted Charge Trapping)对耐久性的影响,这是闪存器件在多次操作后性能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和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减少陷阱束缚电荷的产生,延长闪存的使用寿命。 0.13um-shrink工艺的嵌入式闪存在追求更高存储密度的同时,必须面对耐久性挑战。通过对耐久性退化机理的深入理解和优化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闪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这对于未来更小尺寸、更高性能的嵌入式闪存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涵盖了闪存的耐久性、陷阱束缚电荷、耐久性优化以及工艺尺寸缩小等多个关键点,这些都是理解并解决当前问题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