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数据库设计:特点与步骤

需积分: 0 12 下载量 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43MB PPT 举报
"GIS数据库设计的特点与流程"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集成过程,涉及到硬件、软件以及干件(即人为因素)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与管理的交互至关重要,因为数据库建设的三分依赖于技术,而七分则依赖于管理,甚至基础数据的重要性高达十二分。干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制定的数据管理策略,它是技术与管理的桥梁。 数据库设计必须与应用系统设计紧密结合,确保数据库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的合理安排。数据设计包括创建数据库的框架和结构,确定如何存储和组织地理信息。处理设计则关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事务处理,如查询、更新和分析操作。这种结构和行为的分离设计方法强调了数据的静态特性与处理的动态特性之间的区分,使得设计更为灵活和高效。 早期的数据库设计侧重于数据模型和建模方法,但往往忽视了对行为设计的关注,即如何将这些数据模型转化为实际的应用程序。现代的GIS数据库设计不仅考虑数据模型,还注重事务处理、用户界面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能。 GIS数据库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这是设计的起点,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来明确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2. 概念设计:在此阶段,数据实体和它们的关系被抽象成概念模型,如E-R(实体-关系)模型。 3.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逻辑数据库结构,这通常是基于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 4. 物理设计:根据所选DBMS的特性进行优化,包括表的划分、索引设置等,以提高查询速度和存储效率。 5. 实现设计:编写应用程序代码,实现事务处理和用户界面功能,并进行调试。 6. 建立数据库:在选定的DBMS上创建物理数据库,并装载数据。 GIS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包括系统需求说明书、E-R模型、逻辑和物理数据库结构等文档,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映射、功能模型、事务设计和程序说明。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可以构建出满足特定GIS应用需求的高效、稳定且易于维护的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