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合成Sr2MgSi2O7/Eu2+与RE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特性研究
需积分: 5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70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2009年的一项研究,标题为" Sr2MgSi2O7/Eu2+ 0.01,RE3+ 0.02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微波合成",发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微波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具体成分包括Eu2+(铕离子)和不同稀土元素RE3+(如Dy3+、Ho3+、Ce3+、Er3+、Nd3+)的化合物 Sr2MgSi2O7。研究的重点在于对这些新材料的结构、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余辉性能的表征。
首先,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人员确认了材料的晶体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观察了材料的微观形貌,有助于理解其物理性质。激发光谱测试揭示了材料的激发机制,发现Dy3+、Er3+、Nd3+掺杂的荧光粉主要由310和356纳米的宽带激发峰组成,而Ce3+掺杂则表现为280、330和360纳米的主发射峰,Ho3+掺杂的激发光谱则有315、360和400纳米的发射峰。这表明不同稀土离子对光的吸收和发射有不同的特性。
发射光谱显示,材料的主要发光峰位于465纳米,这是Eu2+的4f5d→4f跃迁产生的,属于允许电偶极子跃迁。研究还发现,随着掺杂稀土离子种类的变化,发光强度和余辉性能有所差异,其中Nd3+、Dy3+、Ce3+和Ho3+依次导致发光强度降低,而掺杂Nd3+的样品表现出最高的初始发光亮度和最长的余辉时间。
文章强调了硅酸盐基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优势,如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相对低廉的原料成本和与其他材料的良好兼容性,使得它们在夜光应用领域如夜光涂料、油墨、织物和路标标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与传统硫化物和铝酸盐材料相比,硅酸盐材料在水解稳定性和整体性能上的提升,使其成为未来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一研究不仅提升了发光材料的性能,也为相关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2021-04-24 上传
2021-05-09 上传
2021-05-26 上传
2021-06-15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4-22 上传
2021-05-15 上传
2021-05-27 上传
weixin_38729022
- 粉丝: 4
- 资源: 959
最新资源
- WordPress作为新闻管理面板的实现指南
- NPC_Generator:使用Ruby打造的游戏角色生成器
- MATLAB实现变邻域搜索算法源码解析
- 探索C++并行编程:使用INTEL TBB的项目实践
- 玫枫跟打器:网页版五笔打字工具,提升macOS打字效率
- 萨尔塔·阿萨尔·希塔斯:SATINDER项目解析
- 掌握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代码实践
- saaraansh: 简化法律文档,打破语言障碍的智能应用
- 探索牛角交友盲盒系统:PHP开源交友平台的新选择
- 探索Nullfactory-SSRSExtensions: 强化SQL Server报告服务
- Lotide:一套JavaScript实用工具库的深度解析
- 利用Aurelia 2脚手架搭建新项目的快速指南
- 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实现教程
- 实战指南:构建高效ES+Redis+MySQL架构解决方案
- GitHub Pages入门模板快速启动指南
- NeonClock遗产版:包名更迭与应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