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谐振器的‘睡觉’现象与DLD关系探讨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1
1
收藏 369KB PDF 举报
"睡觉晶体和DLD的关系 其它"
本文主要探讨了晶体谐振器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即“睡觉晶体”(Sleeping Crystal),并涉及到与DLD(Dielectric Loss Tangent,介电损耗正切)的关系。睡觉晶体是指在没有外加激励时停止振荡,但在受到机械或电子刺激后又能重新工作的晶体。这种现象在石英晶体(尤其是AT和BT模式的厚度切变类型)以及陶瓷谐振器中都有可能出现。
“睡觉”状态的晶体在撤去激励后会再次进入不振荡的状态,且重新进入睡眠的时间不可预测,可以是从几分钟到几个月不等。这一现象可能导致用户在检测到晶体不起振时将其退回给供应商,而供应商的测试结果显示晶体正常振荡,因为测试过程中可能无意间激活了“睡觉”晶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晶体在运输过程中的冲击、振动,或者在不良品分析中使用了强激励导致晶体暂时恢复振荡。
早期的晶体振荡器电路通常工作在低频和较高电压下,因此提供的激励较强,足以唤醒“睡觉”晶体,虽然启动时间可能较长。然而,现代电路对晶体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低工作电压、快速起振、低激励电平等,这使得“睡觉”晶体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响应的设备中,如VGA显示卡、USB设备、PCMICA插卡以及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等。
DLD(介电损耗正切)是衡量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能量损耗的一个参数,对于晶体来说,DLD可以反映晶体的品质因素,即能量转换效率。在较低的DLD值下,晶体能够更有效地保持振荡,反之,高DLD可能导致晶体振荡不稳定或更容易进入“睡觉”状态。因此,在设计晶体振荡器时,选择具有适当DLD特性的晶体至关重要,以确保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稳定振荡。
睡觉晶体现象对于晶体谐振器的生产和应用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影响了晶体的可靠性和使用体验。设计者需要考虑如何避免或减少睡觉现象,同时优化电路设计以适应低激励和快速起振的需求,这可能包括选择具有适宜DLD特性的晶体材料,以及优化驱动电路以减少潜在的晶体唤醒延迟。理解并解决“睡觉”问题有助于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2021-01-27 上传
2017-03-22 上传
2021-04-08 上传
2021-10-04 上传
2021-03-25 上传
2024-05-30 上传
2021-06-25 上传
2021-05-02 上传
2022-01-07 上传
weixin_38631182
- 粉丝: 8
- 资源: 954
最新资源
- Android圆角进度条控件的设计与应用
- mui框架实现带侧边栏的响应式布局
- Android仿知乎横线直线进度条实现教程
- SSM选课系统实现:Spring+SpringMVC+MyBatis源码剖析
- 使用JavaScript开发的流星待办事项应用
- Google Code Jam 2015竞赛回顾与Java编程实践
- Angular 2与NW.js集成:通过Webpack和Gulp构建环境详解
- OneDayTripPlanner:数字化城市旅游活动规划助手
- TinySTM 轻量级原子操作库的详细介绍与安装指南
- 模拟PHP序列化:JavaScript实现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技术
- ***进销存系统全面功能介绍与开发指南
- 掌握Clojure命名空间的正确重新加载技巧
- 免费获取VMD模态分解Matlab源代码与案例数据
- BuglyEasyToUnity最新更新优化:简化Unity开发者接入流程
- Android学生俱乐部项目任务2解析与实践
- 掌握Elixir语言构建高效分布式网络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