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网络编程实战: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连接

需积分: 25 11 下载量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1 收藏 61KB DOC 举报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TCP网络编程的服务器端实现代码,通过C语言来构建一个基本的TCP服务器,以便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以下是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1. **socket()函数**: 在`main()`函数中,首先调用`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创建一个套接字。`AF_INET`表示使用IPv4协议,`SOCK_STREAM`指定为面向连接的TCP套接字类型。这个函数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fd),用于后续的网络操作。 2. **地址结构定义**: 定义了一个`struct sockaddr_in`类型的`servaddr`,用于存储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其中`sin_family`设置为AF_INET,表示IPv4;`sin_port`设置为7777(端口号)的网络字节序表示;`sin_addr.s_addr`设置为INADDR_ANY,表示任何可用的IP地址。 3. **bind()函数**: 使用`bind(fd, (struct sockaddr*)&servaddr, sizeof(servaddr))`将服务器地址绑定到已创建的套接字上。如果返回值小于0,意味着绑定失败,会输出错误信息并关闭套接字。 4. **listen()函数**: 调用`listen(fd, 5)`让套接字进入监听状态,等待最多5个连接请求。这表明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5个客户端连接。 5. **accept()函数**: 当有客户端尝试连接时,调用`accept(fd, (struct sockaddr*)&peer, &size)`接受连接。此函数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描述符`newfd`,表示与客户端建立的新连接,`peer`参数存储了客户端的地址信息。 6. **客户端连接信息的获取**: 通过`peer`结构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将其打印出来,以便于跟踪和管理连接。 7. **错误处理**: 文档强调了在关键步骤如`bind()`和`accept()`后的错误检查,确保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网络连接问题或资源分配失败。 本文提供的代码仅展示了TCP服务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操作,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添加更丰富的功能,例如数据收发、错误处理、多线程支持等。对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通信,通常会涉及数据的序列化、反序列化、数据包处理等技术。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开发更复杂网络应用程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