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法分析器实战:识别高级语言源程序

需积分: 23 10 下载量 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1 收藏 84KB DOCX 举报
本篇文档是《编译原理》课程的期末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词法分析器。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源代码分解成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包括基本保留字(如"if", "else"等)、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和分界符。源程序存储在一个文本文件中,学生需要编写代码来读取文件,识别并分别输出这些单词的类别和对应的内部值。 实验内容涉及以下要点: 1. 实验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深化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提升编程实践能力。设计的词法分析器应能处理指定文件中的特定语言词法结构。 2. 实验要求:程序需要能够识别并正确分类单词,例如: - 保留字:如"if"、"else",输出它们的名称; - 标识符:识别并输出; - 常数:如数字"10",输出其数值; - 运算符:"="、"+",输出其类型; - 分界符:如大括号"()",输出相应的符号。 3. 实验环境:采用PC机和CodeBlocks 13.12开发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 4. 实验步骤:代码设计遵循一定的逻辑,首先检查输入字符是否为字母,再根据规则判断是保留字、关键字、常数、运算符还是分界符。遇到无法识别的字符则显示错误信息并跳过。 5. 实例分析:学生提供了一个名为"test.txt"的文件,包含了一段简单的C/C++代码,用于测试词法分析器的性能。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GBK编码与UTF-8编译器的兼容性问题,被作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实际问题提及。 6. 源程序清单:展示了使用C++编写的源代码,包括基本的头文件引用、字符串数组存储保留字、以及定义了识别过程的基本逻辑。 整个实验强调了编码和编译器之间的交互,以及如何处理不同字符集可能导致的编译错误,这些都是实际编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完成这样的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编程技能,还让他们对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