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与空间形态构成:新思路与实践探索
需积分: 5 1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25KB PDF 举报
"这篇文章是2012年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一篇关于数字化技术对空间形态构成影响的研究论文,由艾小群、冯守哲和吴振东共同撰写。文章探讨了在信息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文化语境的变化,空间形态构成这一设计学基础学科如何演变和变革。"
正文:
空间形态构成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学派,并在80年代传入中国,成为了设计教育的核心部分。传统上,教学侧重于手工操作和欧几里得几何形式,但日本等国家已将其发展为独立的专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构成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运用点、线、面、肌理和光影等元素在三维空间中创造美感,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手脑协作的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对空间形态构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指出,设计的形式、形态和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物质材料的塑造。数字化实践使设计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设计工具进行更高效的人机交互和体验设计,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的深度挖掘。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实时预览、修改和优化设计方案,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体验。
此外,数字化技术推动了设计的非物质化和非欧化趋势。设计不再仅仅关注物理空间的限定和构造,而是更多地涉及到虚拟空间、用户体验和感知的构建。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设计师能够创造出超越传统物理界限的沉浸式空间体验。同时,非欧化的设计理念挑战了传统的几何规则,鼓励更为自由流动、不规则的形态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即重视思维的创新性和数字化实践的应用,强调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人机交互体验,以及深入挖掘设计知识。这些新思路意味着空间形态构成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动态的、用户参与的和多感官的体验,同时也要求设计师具备更强的技术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这篇论文揭示了数字化技术如何重塑空间形态构成的研究方向,强调了适应新技术环境的教育和实践需求。这不仅是对设计理论的贡献,也为未来设计教育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2023-10-20 上传
2021-03-3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590456
- 粉丝: 1
- 资源: 883
最新资源
- windows hive cmd 下载
- MongoUniversityProj:该存储库包含我的Mongo M101J认证分配解决方案
- cron_kernel_builder:用于构建内核的Cron脚本
- EHFS Raid Indexer-开源
- bigwork
- 机械工业常用材料数据库.zip
- SM2258H-B0KB-Q0125A
- c# 屏幕水印源码 显示电脑名,用户名,当前时间
- DependencyInjection:了解依赖注入
- ChessJavaFX
- hw1
- matlab归零码功率谱源码-physionet:卷积神经网络从单导联心电图检测心房颤动
- Easy Site Install-开源
- Secret:它将帮助您秘密地隐藏您的照片和视频
- F5-101考试准备:F5 101考试准备
- 幸福感-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