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量性状QTL定位:广恢116/USF重组自交系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236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首发论文,主要探讨了广恢116/USF重组自交系群体中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通过分析303个株系和119对多态性SSR标记,研究人员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揭示了控制分蘖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关键性状的QTL。" 在水稻遗传学研究中,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是理解复杂性状遗传机制的关键步骤。这篇由周书娴、王贵学等人完成的研究工作,以一个包含303个株系的广恢116/USF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识别影响水稻产量的QTL。利用119对多态性SSR(简单序列重复)标记,研究团队对这个群体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分析。 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他们发现了15个分布在第1、2、3、4、5、6、8、9、12等9条染色体上的QTL,这些QTL与分蘖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控制密切相关。其中,有6个QTL(qTL-3,qTL-6,qTL-12,qSS-5,qSS-9,qGY-8-2)为首次被检测到,分别对应于分蘖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的控制。 QTL的鉴定对于深入理解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未来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如刘桂福等人的研究中,分蘖数QTL在1、4、10、12条染色体上被检测到,而马大鹏等人的研究则在1、5、7染色体上找到了分蘖数QTL。此外,鄂志国等人的综述显示,千粒重的QTL遍布所有12条染色体,表明可能存在主效QTL影响粒重。 徐建龙等人的研究则利用RFLP标记在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中分析了产量性状,进一步证明了QTL在不同群体中的多样性。所有这些研究都强调了QTL定位在解析水稻产量性状遗传复杂性的关键作用,并为通过分子育种提高产量提供了可能的遗传靶点。 周书娴等人对广恢116/USF重组自交系的QTL定位分析,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水稻产量性状遗传调控的理解,也为未来的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以培育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2021-03-2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