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概论:定义、特性与历史

需积分: 14 1 下载量 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92MB PPT 举报
"计算机学院-第1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计算机病毒是信息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它们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构成潜在的威胁。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发展历史、分类、命名规则以及未来趋势。 首先,计算机病毒并非自然产生,而是由人为编写,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和弱点来实现自我复制和传播的恶意程序。这类程序设计的初衷可能是出于各种目的,如恶作剧、报复、版权保护或特定任务的执行。1983年,Fred Cohen给出了计算机病毒的科学定义,强调其自我复制和感染其他程序的能力,而且它本身是一个合法的用户程序,而非单纯利用系统错误运行。 在中国,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为计算机病毒提供了法律定义,明确了它是能够破坏计算机功能、毁坏数据且能自我复制的指令或代码。这个定义为后续的病毒防范和打击提供了法律依据。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是其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寄生性和触发性。它们通常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激活并传播,对系统造成损害。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查找传染对象、复制自身到宿主程序、激活并执行破坏操作等步骤。 从历史上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转折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病毒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也在不断升级。从早期的简单病毒到现在的复杂恶意软件,如蠕虫、特洛伊木马和勒索软件,计算机病毒的形态和攻击手段多样化,对网络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计算机病毒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显示,尽管防病毒技术和意识有所提升,但新型病毒和变种仍然层出不穷,对全球的计算机网络构成持续威胁。因此,理解和防范计算机病毒是每个计算机用户和IT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保障个人和组织信息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