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构下的射频驱动程序瘦身法:代码量显著减少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394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创新的射频驱动程序编程方法,由贾行行和谭敏强两位作者提出,针对射频驱动程序中常见的代码冗余问题,特别是在配置大量数据常量时。传统的射频驱动程序编写方式倾向于将这些常量硬编码在指令代码中,这不仅增加了代码体积,还可能影响程序的灵活性和维护性。 作者们借鉴ARM存储体系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优化策略。他们建议将射频常量存储在片上只读存储器(ROM)中的连续区域,并利用循环语句进行动态配置。这种设计允许射频器件根据需要访问这些配置,同时减少了直接在代码中硬编码的数量,从而显著降低了代码量和占用的存储空间。 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作者在Xilinx Vertex 540开发板上构建了一个系统,该系统集成了AD9361射频器件、串口外设,以及作为微处理器的ARM。他们分别采用了常规的编写方案和改进后的方案来编写TDLTE射频驱动程序,并通过Modelsim模拟工具分析程序流程。结果显示,采用新方法的驱动程序能够更有效地按照TDLTE协议控制AD9361的工作状态,包括载波频率设置和时频资源的信号传输,而且性能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相比于传统的射频驱动程序编写技术,本文提出的编程方法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代码量和存储空间的大幅度缩减,对于优化射频驱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在射频驱动程序设计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关键词包括射频驱动程序、ARM微处理器、代码量缩减以及系统级芯片(SoC)技术。这篇论文对提升射频驱动程序的效率和优化硬件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