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程序设计:内存管理与文件I/O详解
下载需积分: 10 | PDF格式 | 270KB |
更新于2024-07-28
| 5 浏览量 |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Linux程序设计的简要总结,主要涵盖了用户级内存管理、文件和文件I/O以及进程管理和管道等核心概念。它适合已经具备C语言基础和Linux使用经验的读者。"
在Linux系统编程中,内存管理是关键的部分。文档详细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库函数,如`malloc()`、`calloc()`、`realloc()`和`free()`。`malloc()`用于动态分配内存,返回指向分配区域的指针。`calloc()`不仅分配内存,还会将分配的内存区域初始化为零。`realloc()`则用于改变已分配内存块的大小,可以增加或减少内存空间。而`free()`函数用于释放不再需要的内存,这是防止内存泄漏的关键。
文件和文件I/O在Linux程序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文档讲解了Linux/Unix的I/O模型,文件描述符的概念,以及如何打开和关闭文件。`open()`和`close()`函数分别用于打开和关闭文件,`FILE*`类型变量可以通过`fdopen()`函数映射到文件描述符上。读写操作通过`read()`和`write()`完成,而`lseek()`用于实现文件内部的随机访问。文件的创建使用`creat()`,强制数据写入磁盘可以使用`fsync()`,设置文件长度则用`ftruncate()`。
进程管理是Linux系统编程的另一大主题。`fork()`函数用于创建新的进程,每个进程都有其唯一的PID(进程ID)和PPID(父进程ID)。`nice()`函数用来调整进程的优先级,而`exec()`函数族用于替换当前进程的执行体,执行新的程序。进程的终止有多种方式,包括正常返回、`exit()`函数和`_exit()`函数。`wait()`和`waitpid()`用于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的结束,获取其退出状态。
最后,文档提到了基本的进程间通信机制——管道(pipe)和FIFO(先进先出队列),这些机制允许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管道是半双工的,而FIFO可以在无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两者都是通过`open()`, `read()`, `write()`等文件操作函数进行交互。
这份资料是学习Linux系统编程的良好起点,涵盖了从基本内存管理到复杂进程交互的多个方面,对深入理解和实践Linux环境下的程序开发非常有益。
相关推荐










maimang09
- 粉丝: 409

最新资源
- 联想系统光盘资源大全——迅雷下载指南
- 学籍管理系统:VB+Access编程学习参考
- 104-1541CLDN产品使用手册及LabVIEW应用指南
- CheeseSwap数据探索:利用GraphQL深入历史与开发记录
-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集
- 多算法支持的 FolderCrypt 加密软件介绍
- C#实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详解
- Mybatis插件:在Eclipse中轻松反向生成代码
- 毕业设计答辩: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及PPT
- Python实现的YouTube视频数据抓取工具介绍
- C#实现的语音聊天室客户端与服务端源码解析
- PEMicro Debugger仿真器驱动程序安装指南
- 掌握JDT的两个实用实例
- Java程序员面试宝典及题集:最新Java面试题解析
- 《Google Android SDK开发范例大全》源码解析
- 构建基于区间信息粒的多级粒度分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