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全程指南:ER模型与转换详解

需积分: 14 4 下载量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收藏 153KB PPT 举报
数据库设计与ER模型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软件生存期和DBS(数据库系统)生存期的多个阶段。在数据库设计的七个阶段中,包括规划、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 1. **设计概述**: - 软件生存期涵盖了从规划到维护和替换的整个生命周期,强调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 DBS生存期则专指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包含规划(系统调查、可行性分析和目标设定)、概念设计(创建概念模型,如ER图)、逻辑设计(选择数据模型并进行模式设计)、物理设计(确定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实现(构建数据库结构并加载数据)、运行维护(转储、恢复、安全性控制和性能管理),以及可能的重构。 2. **设计过程**: - 规划阶段:通过系统调查了解用户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项目计划。 - 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目标和功能,通过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DD)来表达。 - 概念设计:创建概念模型,如ER图,反映业务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据模型,进行模式设计和评估。 - 物理设计:基于逻辑设计选择最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涉及存取安排、方法设计和路径建立。 - 实施阶段:定义数据库结构,装载数据,并进行初步运行测试。 - 运行维护:执行定期备份、恢复、安全控制、性能监控和数据库优化。 3. **ER模型**: - ER图(实体-关系图)是概念设计的核心工具,它包括实体(代表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属性(描述实体特征)、联系(表示实体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名称。 - 例1展示了职工和产品之间的简单一对一关系,而例2则展示了一类产品与仓库之间的一对多关系,通过ER图清晰地表达了这些复杂的数据关系。 总结来说,数据库设计与ER模型是构建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步骤,通过ER图能够直观地表示出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后续逻辑和物理设计,确保数据库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际操作中,设计师需灵活运用这些步骤,以满足用户需求,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