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坐标转换与定位精度分析

需积分: 14 16 下载量 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71MB PDF 举报
"这篇资源是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龚佑兴关于GPS单点定位的研究论文,导师为刘庆元,专业为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论文深入探讨了GPS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涉及电离层、对流层等各种误差修正公式,并通过编程实现了伪距、相位与不同星历的定位程序。实验结果显示,取消选择可用性(SA)后的GPS定位精度显著提高,使用精密星历和载波相位数据能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此外,论文还采用了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来计算卫星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钟差。" 在GPS定位中,坐标系的选择和转换至关重要。本论文提及了两种重要的坐标系:协议地球坐标系(地固系)和协议天球坐标系(J2000.0地心惯性系)。协议地球坐标系以地球质心为原点,Z轴指向协议平均地极,X轴指向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所在的经度零点,构成右手坐标系。而协议天球坐标系则是以2000年1月15日的平赤道和平春分点定义,同样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用于描述天体位置。 坐标系间的转换是GPS定位中的基础步骤。论文中提到了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公式,这些转换对于将GPS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转化为实际地理位置至关重要。GPS定位常用到的坐标系如wGS84和ITRS都是地固系,它们可以用地心经纬度或大地坐标来表示。 GPS单点定位是基于伪距或载波相位信息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论文中详细研究了各种误差源的改正方法,包括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相对论效应、地球自转、地球固体潮汐以及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通过实施这些改正公式,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的精度。 在实验部分,论文对比了SA取消前后的定位效果,发现取消SA后,使用伪距和广播星历的定位精度提升至4米(水平)和2米(水平),而使用相位和精密星历的数据,定位精度可达到1米甚至更高。这表明,采用更精确的星历和更长时间的观测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 此外,论文还介绍了一种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对精密星历进行拟合的方法,以此计算卫星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钟差,这对于实时或高精度的定位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涉及GPS单点定位、广播星历、精密星历以及误差改正,这些都是GPS定位技术的核心要素,反映了论文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