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版-虚拟存储器解析

需积分: 50 6 下载量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6.41MB PPT 举报
"虚拟存储器-唐朔飞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PPT" 在计算机科学中,虚拟存储器是一种内存管理技术,它允许操作系统利用硬盘空间来模拟内存,从而扩大可用的内存容量。这个概念是基于“虚地址”和“实地址”的区别。虚地址是程序在执行时使用的地址,而实地址则是内存中实际存储数据的位置。通过虚拟存储器,程序可以访问超过实际物理内存大小的地址空间。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唐朔飞教授深入讲解了虚拟存储器的运作机制。虚拟存储器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逻辑地址,这是程序中的地址,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使用这些地址。逻辑地址经过转换后成为物理地址,这些物理地址对应于主存储器中的位置。当主存储器容量不足时,虚拟存储器会将部分数据移到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并建立一个映射关系,使得CPU仍能像使用主存一样操作这些数据。 主存储器,也称为RAM,是计算机中快速但有限的存储空间,与CPU直接交互。它的速度通常比辅助存储器快得多,例如磁盘驱动器。缓存,作为主存的一部分,位于CPU和主存之间,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访问速度而设计的。缓存的层次结构包括L1、L2和L3缓存,它们的速度依次降低,但容量增大,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以平衡速度和容量需求。 根据描述,课件中提到了主存的访问速度,例如10 ns(纳秒)、20 ns和200 ns,这些数字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存储设备的访问时间。主存的速度通常在10 ns左右,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的速度则慢得多,可能在200 ns左右。这种速度差异强调了虚拟存储器和缓存的重要性,因为它们能够减少对慢速存储的依赖,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课件还涵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多个章节,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系统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运算方法、指令系统、CPU结构和功能、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设计等核心主题。这些章节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通过课件的学习,读者可以跟随文字和图表逐步理解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动画演示则有助于形象化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此外,课件提供了灵活的操作方式,便于读者根据需要选择章节或内容进行学习。 虚拟存储器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它结合了缓存和主存的特性,以优化内存使用并扩展了系统的可用内存。唐朔飞教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通过丰富的教学材料和互动功能,为学生和自学者提供了深入学习这一关键技术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