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关系模型与聚集函数解析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1.23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PPT教程,重点讲解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聚集函数,包括查询学生所在系的数目和信息系学生的平均年龄。同时还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E.F.Codd的关系数据模型,以及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规则、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等内容。"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聚集函数是用于对一组值进行操作并返回单个结果的函数。在这个PPT教程中,提到了两个例子来演示聚集函数的使用: 例15展示了如何使用COUNT函数查询学生所在系的数目。COUNT函数在计算时会自动忽略重复的值,所以它能准确地统计不同系别的学生数量。 例16则说明了如何利用AVG函数查询特定系别(例如信息系,IS)学生的平均年龄。这展示了如何在SQL查询中结合条件(Student.Sdept='IS')与聚集函数一起使用,以获取满足特定条件的平均值。 关系数据库是由美国IBM公司的E.F.Codd在1970年提出的,它基于集合代数理论,提供了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关系在逻辑上表现为二维表,每个关系由一系列元组(或行)组成,每个元组包含若干分量(或列),这些分量来自预定义的域,即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例如,域可以是整数、实数、特定长度的字符串等。 笛卡尔积是关系数据库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是通过将多个域的所有可能组合形成的集合。在关系中,笛卡尔积的结果形成了元组,每个元组由来自不同域的分量组成。而关系就是这些元组的集合,具有特定的结构,称为关系模式,其中包括了属性名(列名)和它们所属的域。 这个PPT教程还涵盖了关系数据库的关键组成部分,如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如选择、投影、连接等)、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以及两种形式化的查询语言: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这些内容构成了理解和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基础。 这个教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关系数据库的核心概念和操作,对于学习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的人来说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如何利用聚集函数和其他SQL操作来查询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设计和管理符合规范的关系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