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在防治水害中的应用实践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37MB PDF 举报
"直流电法技术在矿井防治水中的应用 (2010年)" 直流电法技术是一种在矿井防治水中广泛应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尤其在预测和防治水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基于不同介质(如煤、岩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异,通过向地下施加直流电,测量由此产生的电场变化来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含水情况。 矿井直流电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巷道内设置供电电极,产生的电流会穿透周围岩层,形成一个全空间电场。当电流流经具有不同电阻率的岩层时,电场的分布会受到这些岩层的影响。通过对电场变化的测量和全空间电场理论的解析,可以揭示巷道周围岩层的电性特征,包括富水区的位置和范围。这种方法相较于钻探等传统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点。 以晋城凤凰山矿北翼探巷的实例为例,直流电法成功地探测到了巷道前方的富水区。通过对比井下探放水钻孔资料和实际揭露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在探测富水位置和范围方面的准确性。这为矿井水害的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在矿井防治水害的实践中,直流电法探测技术被用来识别各种地质构造,如断层、破碎带和陷落柱,尤其是那些可能含有水分或导水的构造。电阻率成像技术在识别隐藏的断层和破碎带时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地预判潜在的突水风险,因此被认为是煤矿水害探测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井下直流电法探测的精度和实用性进一步提高,对解决矿井开采过程中的水害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不断的技术优化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直流电法将在未来矿井安全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