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约束优化:共轭梯度法详解与应用

需积分: 25 11 下载量 8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2 收藏 3.86MB PPTX 举报
"共轭梯度法是无约束优化领域中的一种高效算法,它结合了最速下降法的思想,用于求解二次型优化问题。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最优化课程中,这种方法被深入讲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其直观概念和实际应用。" 共轭梯度法是一种迭代方法,主要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Ax=b,其中A是对称正定的矩阵,x和b是向量。在优化问题中,如果目标函数是二次型且A正定,那么找到Ax=b的解就等同于找到这个二次型函数的全局最小值点。正定矩阵的特性确保了所有特征值都是正的,因此对应的二次型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严格凹的,保证了存在唯一最小值点。 最速下降法是共轭梯度法的基础,它的核心思想是从一个初始点出发,沿着梯度的负方向进行迭代,以最快的速度减小目标函数的值。每一步的下降方向都是当前点处梯度的反方向。然而,最速下降法的缺点在于每次迭代都需要重新计算梯度,导致计算量大且迭代路径呈锯齿状,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共轭梯度法引入了"共轭"的概念,即在A作用下的两个方向是正交的。这意味着每次迭代的新方向不仅与梯度负方向正交,而且与之前的迭代方向也是正交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矩阵-向量乘法的次数,因为在共轭梯度法中,同一个方向只需要计算一次Ar(i),而不是像最速下降法那样在每次迭代时都计算。 共轭方向法的迭代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初始化:选择一个初始向量d(0),通常为单位向量或者梯度的负方向。 2. 步长计算:通过线性搜索找到合适的步长α,使得沿着d(0)的方向前进一小段距离后,目标函数的值下降最多。 3. 更新解向量和残差:x(i+1) = x(i) + αd(i),r(i+1) = r(i) - αAd(i)。 4. 计算新的共轭方向d(i+1):d(i+1)通常通过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获得,确保d(i+1)与之前的所有d(j)(j<i)在A的作用下正交。 5. 检查收敛条件:若残差足够小或满足其他停止准则,则迭代结束;否则,回到第二步继续迭代。 共轭梯度法相比于最速下降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尤其在高维问题中表现更优。在实际应用中,它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数值分析、工程优化等领域,是解决大型稀疏线性系统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入理解共轭梯度法的原理,不仅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也能为学习更复杂的优化算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