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成像定位新算法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09KB PDF 举报
"一种适用于双天线InSAR系统的成像定位算法,旨在解决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中的实用化测图问题。该算法通过将目标定位到数据获取几何,有效结合自配准处理,减少了后续三维定位的计算负担,并保持了与传统算法相当的成像效率。此算法特别适合于实际应用的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有助于提升地形测绘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在机载双天线系统中的应用和改进。InSAR是一种利用雷达干涉原理进行高精度三维测绘的技术,它不受天气和时间限制,能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灾害监测等领域。传统的InSAR成像算法,如距离多普勒(RD)、 chirp scaling (cs)以及extended chirp scaling (ECS)算法,通常将目标定位在零多普勒几何位置。 然而,这种定位方式在实际的干涉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三维定位阶段,可能会增加计算复杂性。作者韩松涛等人提出的新算法则有所不同,他们创新性地将目标定位到数据获取几何,即实际数据采集时的几何关系,这不仅简化了后续的干涉处理步骤,减少了计算量,而且保持了成像速度,使得算法更加高效。 新算法的一个关键优点是其能够高效地结合自配准处理,这是一种自动调整图像对齐的技术,可以提高图像匹配的准确性和精度。通过将目标定位至数据获取几何,新算法使得目标在干涉处理中的相对位置更接近实际获取数据时的状态,从而提高了三维定位的准确性。 文章指出,尽管ECS算法已经在图像空间内实现了距离向的相对位置与数据获取空间的一致,但仍未解决目标定位的问题。而新提出的成像定位算法弥补了这一不足,进一步优化了双天线InSAR系统的性能,特别适用于实际操作中的机载系统。 这篇论文提出的成像定位算法是对现有InSAR技术的重要补充,它有望改善双天线InSAR系统的实用性,降低处理复杂性,提高测绘效率,对于推动InSAR技术在地球科学、环境监测和工程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