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质粉细砂固结剂:28天强度达28.6MPa的环保护坡材料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1.14MB PDF 举报
该篇论文标题为《2018 - 黄河粉细砂固结剂试验研究》,发表于第六届全国先进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中,时间为2018年11月,地点在广州。作者吴向东和于洋来自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探讨的是如何利用黄河富含的泥质粉细砂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粉煤灰、矿渣、赤泥和脱硫石膏等活性物质,以及水泥和成岩剂作为碱性激发剂,研发出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固结剂。 研究发现,当矿渣、水泥和成岩剂的比例为90:5:5时,固结剂掺量为40%,在28天内可达到28.6MPa的抗压强度,这表明水泥和成岩剂的有效协同作用可以极大地激发矿渣的活性。随着固结剂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也随之提升,这为黄河河道治理提供了可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黄河作为一个多泥沙河流,治理任务艰巨,尤其下游河槽淤积严重,常常引发洪水灾害对大堤构成威胁。传统的抛石护坡方法依赖大量石材,成本高且资源消耗大。通过研究,科研人员试图利用黄河泥沙现场固化,不仅能够有效利用过剩的泥沙,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省运输成本,同时挖掘潜在的河道疏浚功能。 已有研究表明,类似山东省的科研团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王东民等人的工作关注了黄河泥沙固化的机制,李其光和刘士进则通过添加土体固化剂改良泥沙,将其应用到渠道衬砌中。张金升等人则尝试用硅酸盐类原料改良泥沙,成功生产出人工防备石。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王萍和郑光等人采用复合型外加剂,实现了免淘洗、现场制作和免烧免蒸养的备防石生产。毕生、鲁立三和赵圣立则使用少量胶凝材料与HKC-1型活性激发剂,制成了更为环保的人工防备石。 这篇论文探讨了黄河粉细砂固结剂的研发及其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潜力,为寻找可持续的、经济的河道管理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黄河下游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