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法制备 Ru/TiO2 纳米管阵列:表征与光催化性能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342KB PDF 举报
"钌负载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本文主要探讨了钌(Ru)负载在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阵列上的合成方法及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团队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成功制备了形状规则的TiO2纳米管,并进一步利用电沉积法将钌粒子沉积在其表面,形成Ru/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制备过程和表征方法对于理解和优化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的过程是一种高效且可控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电解液中的阳极反应使钛基底表面发生氧化,形成管状结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所得到的TiO2纳米管排列紧密、分布均匀,管径约为100纳米,管壁厚度约为20纳米,这样的微观结构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强其光催化活性。 其次,XRD(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样品主要由锐钛矿晶型的TiO2组成,这是一种光催化活性较高的晶相。同时,还检测到少量的金红石晶型TiO2,两种晶型的共存可能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光响应范围和稳定性。 接着,通过PL(光致发光光谱)和DRS(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研究人员探讨了Ru/TiO2纳米管的光学特性。PL谱的低强度表明,Ru的引入有效地减少了TiO2纳米管内的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这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而DRS结果显示,Ru的负载可能拓宽了TiO2的光吸收范围,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谱。 实验结果表明, Ru/TiO2纳米管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在四氯酚的降解实验中,其降解效率达到了80.1%,这显著优于纯TiO2纳米管。这一发现不仅为环境工程中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也为设计和优化高效的光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结来说,该研究通过电化学方法成功制备了Ru/TiO2纳米管阵列,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深入研究了其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这种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高效的光催化活性,有望在环境净化、能源转换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