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数据链路层:帧定界、透明传输与差错控制
版权申诉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3
1
收藏 444KB PDF 举报
"该资源为计算机网络的第三章答案,主要涵盖了数据链路层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功能、链路控制、网络适配器的作用、以及PPP协议的特点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ISO/OSI七层模型中的第二层,它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间提供数据传输的逻辑连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本章重点讨论了数据链路层的几个核心概念。
首先,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不仅包含物理链路,还包含了控制数据传输的规程。"电路接通了"意味着物理连接已建立,能传输比特流,但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数据链路接通了"则意味着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差错检测、确认和重传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建立、维持和释放链路)、帧定界(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流量控制(管理发送速率以避免拥塞)、差错控制(检测并可能纠正错误)、透明传输(允许任何数据通过而不影响传输)以及寻址(确保帧能准确送达目标)。这些功能使得数据链路层能够在不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适配器(或网卡)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硬件接口,它工作在TCP/IP协议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负责执行这两层的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至关重要。帧定界确保分组边界清晰,透明传输防止数据中的特殊序列被误识别为帧定界符,差错检测则能避免无效数据的进一步传播。
若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导致无法区分不同分组;不实现透明传输,可能导致数据误解析;而没有差错检测,则无法定位和纠正错误,这都会影响到数据的正确接收和处理。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是一个简单且不提供纠错功能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适用于点对点通信。它不使用帧编号以简化设计,适用于质量较好的链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错误率相对较低,不需要复杂的重传机制。因此,PPP协议本身不具备实现可靠传输的能力,其可靠性的保证通常依赖于上层协议,如TCP。
584 浏览量
2118 浏览量
160 浏览量
628 浏览量
318 浏览量
301 浏览量
2025-03-31 上传
2025-03-17 上传

a66889999
- 粉丝: 45

最新资源
- 菜鸟入门:后缀表达式实现指南
- C++基础教程视频带源码,新手入门必看
- Java正则表达式jar包regex-smart: 验证、提取与清洗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C语言课程设计项目
- MATLAB数学建模配套源码深度解析
- HTML文件压缩技术:wdd-330_ivette.v.9解析
- C++课程设计项目:多功能画图板应用
- 软件工程选课系统开发文档模板
- MATLAB神经网络文字识别教程及补充样本
- 太阳系恒星运转模拟程序:MFC与OpenGL技术结合
- 全面掌握C语言:谭浩强版教程及习题解析
- C#编程实现查看本机IP地址方法
- 基于ASP.NET的C#仓库管理系统源码解析
- 2015年中国地级市shp矢量图详细解读
- VC编程必逛:精选优质编程网站推荐
- Compasso Uol项目开发:Kotlin与MVVM架构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