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原理与关键问题
需积分: 14 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969KB PPT 举报
"路由选择协议基础-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是互联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在网络间传递信息,确定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动态路由选择协议与静态路由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能自动响应网络拓扑变化,减轻管理员的配置负担。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核心功能包括:
1. **向其他路由器传送网络可达性信息**:路由器定期或在拓扑变化时广播其知道的网络可达性信息,让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了解当前的网络状态。
2. **接收并处理可达性信息**:路由器接收到来自其他路由器的更新,并根据这些信息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3. **决策最优路由**:基于某种路由算法(如距离矢量或链路状态),路由器计算出到各个目的地的最短或最优路径,并在路由表中记录。
4. **响应、修正和通告拓扑变化**:当网络中发生链路故障或新增连接时,路由协议会快速传播这些变化,调整路由选择策略。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面临的关键问题:
- **路径决策**:如何在众多可能的路径中选择一条最合适的,这通常依赖于路由算法的度量标准,如跳数、带宽、延迟等。
- **度量(指标)**:度量标准决定了路由选择的依据,不同的协议可能采用不同的度量,如RIP使用跳数,OSPF则考虑链路带宽和延迟。
- **收敛**:当网络发生变化时,路由协议需要快速收敛,即所有路由器达成一致的路由决策,以避免数据包丢失或循环。
- **负载均衡**:通过分散流量到多条路径,避免单个链路过载,提高网络效率。
常见的动态路由选择协议有:
-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如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路由器基于到目的地的“距离”来选择路径。
-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如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路由器通过共享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来计算最短路径。
- **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如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用于同一自治系统内,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用于不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交换。
-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由管理员手动配置,固定不变;动态路由则自动学习和更新,更适应网络变化。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相较于静态路由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自动适应网络的变化,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管理复杂性。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更高的带宽消耗和计算资源需求。在设计网络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权衡使用静态或动态路由。
2020-03-04 上传
2008-01-23 上传
2010-07-29 上传
2021-10-24 上传
2021-10-1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