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概念与习题解析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50 22 下载量 1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1 收藏 7.04MB DOC 举报
"该文档包含了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习题,主要涵盖了图像的基础概念,图象处理、图象分析和图象理解的区别与联系,图象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及图像采集、显示、存储和通信的技术及其发展。此外,还涉及了颜色模型、视觉感知、光学成像和数据传输速率等知识点。" 详细说明: 1. 连续图像f(x, y)与数字图像I(r, c):连续图像表示的是在连续坐标系中的实数值函数,而数字图像则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将连续图像转化为离散的像素点,每个像素点拥有特定的灰度或色彩值。连续图像理论上可以无限解析,而数字图像受限于采样率和量化级,通常取值范围为0到255(8位图像)。 2. 图象处理、图象分析和图象理解:图象处理主要涉及图像的预处理,如增强、去噪、压缩等;图象分析旨在提取图像特征,如边缘、纹理、形状等;图象理解则更进一步,试图解释和理解图像内容,如识别物体、场景理解等。它们之间由简单到复杂,处理的信息深度逐渐增加。 3. 图象工程相关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数学、物理学、视觉心理学等。这些学科提供了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相互之间相互影响,推动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4. 数学工具的应用:如小波分析、傅立叶变换、偏微分方程、统计建模等在图像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解决图像恢复、压缩、分类等问题。 5. 图像采集、显示、存储与图像处理的关系:采集决定图像的质量和信息保留程度;显示影响人眼对图像的感知;存储涉及图像的保存和传输。这些环节与图像处理和分析紧密相连,比如高分辨率采集有利于后续分析,而高效的存储方法能支持大数据量图像的处理。 6. 图像采集、显示、存储的最新进展:如高动态范围(HDR)摄影、4K/8K超高清显示、云存储和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对图像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7. 本书的层次结构:可能包括基础理论、图像变换、图像分析、图像编码、图像复原、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各层次相互关联,共同构建完整的图像处理知识体系。 8. 人类视觉要素:包括亮度、对比度、色觉、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等,影响我们对图像的感知。 9. 颜色模型:如RGB和HIS模型,RGB基于加色原理,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形成所有颜色,HIS基于心理颜色模型,将颜色分解为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10. 物理量的区别:发光强度和亮度分别衡量光源发出光的强度和人眼感觉到的光强,照度则反映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 11. 光学成像:镜头透视后,空间点的坐标转换涉及几何光学原理,用于理解成像过程。 12. 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是衡量数据传输速度的指标,与二进制传输中的比特数密切相关。 13. 图像连通性与毗邻性:图像的连通性和毗邻性是图像分割和对象识别中的关键概念,4-连通和8-连通分别考虑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上的像素连接。 14. 图像通路转换:涉及图像处理中的路径算法,例如8-通路和4-通路在边缘检测和连接分析中的应用。 以上是数字图像处理部分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详解,涵盖了图像的基础概念、处理技术、相关学科和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