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网络工程作业:七层模型与网络设备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15KB DOCX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北京大学网络教育网络工程与应用课程的作业文档,涉及多个章节的理论知识测试,包括网络设备在七层模型中的位置、传输介质、物理和逻辑拓扑、网络协议以及IPv4和IPv6地址的长度等。以下是具体内容的详细解析: 1. 在七层模型中,Web服务器通常工作在网络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因为它处理HTTP请求和响应,与用户的浏览器进行交互。 2. 转发器,也称作中继器,主要作用是扩大网络信号范围,它工作在网络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数据的信号复制和传播。 3. 集线器同样工作在网络物理层,它连接多个设备,但不具备数据处理能力,仅简单地转发信号。 4. 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发挥作用,通过识别和学习MAC地址进行帧的转发,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5. 网卡作为数据链路层的接口设备,负责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并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执行帧封装和解封装。 6. 1000Base-T,即千兆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这种介质属于物理层(Physical Layer)。 7. 物理拓扑是指网络设备的物理布局,1000Base-T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8. 逻辑拓扑则是网络中数据流的抽象表示,1000Base-T的逻辑拓扑也是星型,但实际的物理连接可以是总线型或环形等。 9. 路由器在互联网中扮演关键角色,工作在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路由选择和数据包的转发。 10-15. 提供的题目涉及IPv4地址的比特长度(32位)、MAC地址的比特长度(48位)、IPv6地址的比特长度(128位),以及网络设计中的三层模型,每一层对应不同的功能:最上层为应用层,中间层为传输层,最下层为网络层。 16-18. 具体的协议和技术细节,如IEEE802.11a使用的是5GHz频段,以太网的标准协议是IEEE 802.3,水平布线子系统常用光纤(光纤电缆,Optical Fiber)铺设,标准答案标记为B,但具体选项未给出。 这些题目旨在检验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包括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技术、网络架构及协议等方面。完成这些题目,需要扎实的网络通信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2024-11-0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