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程序漏洞挖掘研究:校验和感知模糊测试与静态分析

需积分: 39 98 下载量 1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2.93MB PDF 举报
"基于matlab的一维条形码检测的本章总结及计算机安全漏洞挖掘的深入探讨" 在本章总结中,我们聚焦于基于roBDD(Reduced Ordered Binary Decision Diagram,有序二元决策图)的污点分析方法在漏洞挖掘中的应用。roBDD作为一种数据结构,它有效地减少了污点分析所需的内存,从而提升了分析性能。TaintReplayer,这个原型系统,采用离线污点分析模式,通过重放程序执行轨迹,利用roBDD来描述和追踪污点属性,实现了细粒度的污点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效率,为扩大细粒度污点分析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尤其是在漏洞挖掘方面,随着软件的普及和关键性,软件安全漏洞成为一大安全隐患。这些漏洞不仅造成信息安全风险,还成为网络空间中各利益方竞相关注的战略资源。因此,对漏洞的发现、防护和消除显得至关重要。 尽管源代码级别的漏洞挖掘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实际中,大多数软件的源代码并不对外公开,导致直接针对二进制程序的漏洞挖掘研究变得更加重要。然而,二进制程序的安全漏洞挖掘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静态程序分析可能导致高误报率,需要大量的人工验证;二是动态模糊测试虽有较低误报率,但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数据的生成,尤其在处理复杂数据格式时,现有的生成方法往往力不从心。 本文针对这些挑战,深入研究了动静态漏洞挖掘技术,并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首先,为解决模糊测试在面对校验和检测时的局限性,文章首次提出校验和感知的模糊测试方法,增强了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其次,针对静态漏洞挖掘,文章探讨了漏洞模型的构建和遍历策略,以提升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的贡献在于结合roBDD技术改进了污点分析,提出新的模糊测试策略,以及优化了静态漏洞挖掘的建模和遍历方法,为二进制程序的漏洞挖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软件安全性,降低网络安全风险具有深远的意义。